2022年廣州南沙區高新技術企業補貼
南沙出臺16條科技創新政策
日前,南沙區印發《支持南沙科學城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主要承載區若干政策措施》,著眼于構建高端原始創新體系、強化核心技術攻關及成果轉移轉化、提升創新主體自主研發能力、建設國際化人才特區、優化科技創新環境等五大方面,推出16條科創政策。這一系列支持措施可謂“出手闊綽”,獎勵補貼覆蓋科技基礎設施建設、科研平臺落地、技術攻關、成果轉化、人才引進等科技創新全鏈條。
科研平臺落地最高獎2億元
具體來看,在構建高端原始創新體系方面,南沙區將支持南沙科學城和明珠科學園建設,重點圍繞海洋、空天等領域,集中布局和建設一批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對相關項目按市扶持標準給予1:1配套資金支持。南沙區將推動一批符合本區產業發展研究方向且具有重大科技創新支撐作用的科研平臺落地,給予每個平臺最高2億元的資金支持,并支持國內外高端創新資源集聚。在強化核心技術攻關、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方面,南沙區計劃每年安排1億元對區內各類創新主體開展核心關鍵技術攻關、產業共性技術研發、企業技術難題揭榜等研發活動給予專項支持,對具有創新性的項目給予最高1000萬元資金支持。承擔國家級項目或獲得國家級科技獎的創新主體,可獲得南沙區給予的最高500萬元的配套資金獎勵。此外,區內高校、科研院所等科研成果轉移轉化也有相應的獎勵補貼。
院士安家補貼達1000萬元
在提升創新主體自主研發能力方面,南沙區也下足了“血本”。區內新認定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創新平臺,可獲得50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區內企業建設新型研發機構,經省市認定的,在建設期內可獲最高3000萬元的科研條件建設補助、最高2000萬元的運行經費補助、最高3000萬元的成果轉化補助。
從廣州市以外地區新落戶南沙區的高新技術企業,可獲得50萬元一次性落戶獎勵。南沙區同時對企業研發經費支出、科技企業孵化載體建設給予補助或獎勵。其中,研發經費支出額比上年增長10%以上的企業,每年最高可獲1000萬元的一次性資金獎勵。區內新認定的國家級、省級、市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分別可獲得300萬元、100萬元、50萬元一次性資金獎勵。
在創建國際化人才特區方面,南沙派發的人才“紅包”也十足豐厚。在南沙區創業或長期創新的高端人才,安家補貼最高達500萬元,其中諾貝爾獎獲得者、院士安家補貼標準提高到1000萬元。境內外(含港澳)高端領軍人才創新創業團隊可獲得最高2000萬元資助。
在優化科技創新環境方面,南沙區支持區內投資機構開展投資業務,符合條件的股權投資基金企業可獲最高累計1000萬元的獎勵。南沙區同時設立規模6000萬元的科技型中小企業信貸風險補償資金池,并鼓勵區內科技企業上市融資,上市獎勵最高達800萬元。
南沙區還將深度對接港澳創新資源,探索成立粵港澳科技合作示范區,引導港澳高校參與南沙科學城建設,支持穗港澳聯合承擔國家重大科技計劃。南沙區同時支持區內各類主體在國際創新人才密集區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設立人才工作站或研發機構,并給予最高300萬元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