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和社會發展科技項目申報指南
擬支持解決涉及廣州市農業、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大科技問 題和制約相關產業發展的關鍵技術問題,開展關鍵技術研究開發、成果轉化及推廣應用,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科技支撐。該類項目屬市科技計劃中的重點領域計劃。
一、重點支持方向及其子方向
方向一:新藥創制與醫療器械研究開發
1. 抗腫瘤藥物研發及腫瘤診斷試劑開發
2. 抗體藥物開發關鍵技術及產品研發
3. 基于新一代信息技術手段的便攜式健康新產品研發
4. 仿制藥一致性評價的關鍵技術及體系建設
5. 經典名優中成藥毒性質量控制及標準化研究
6. 中醫藥研究和評價方法標準化體系建設
7. 創新藥物臨床前評估及關鍵技術研發
方向二:醫療衛生與健康關鍵技術
8. 惡性腫瘤免疫治療新技術研發及臨床應用
9. 心血管疾病防診治方案精準化研究
10. 兒童情緒障礙早期識別和綜合干預研究
11. 出生缺陷綜合防治技術研究
12. 卒中后認知障礙早期診斷與治療技術研究
13. 老年慢性疾病個性化診斷與精準防治研究-
14. 基于人工智能的常見疾病診治系統研發
15. 基于 5G 與區塊鏈的智慧醫院示范應用體系研究
16. 內分泌代謝異常類疾病治療技術研究
17. 基于虛擬現實技術的視覺訓練與功能重建診療系統及產品研發
18. 糖尿病并發癥早期篩查及治療技術研究
19. 肺塵等職業病危害防治技術與應用研究
20. 中醫診療與康復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
21. 乳腺癌中西醫結合綜合防治關鍵技術與臨床應用研究
方向三:生物安全技術
22. 新突發傳染病防控關鍵技術與產品研發
23. 動物源性冠狀病毒基因數據庫構建及在人獸共感風險評估應用
24. 傳染性病毒疾病重癥預警與致病機理研究
方向四:農業農村
25. 嶺南特色水果新品種選育及栽培技術研究
26. 嶺南特色蔬菜、食用菌新品種選育及栽培技術研究
27. 嶺南特色花卉新品種選育及栽培技術研究
28. 農作物新品種選育及標準化栽培技術研究
29. 嶺南家禽新品種選育及生態養殖技術研究
30. 增強家畜繁殖能力的關鍵技術研究
31. 都市農業傳粉昆蟲資源開發與利用
32. 嶺南農作物生物防治技術研究與應用
33. 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關鍵技術研究
34. 都市農業生態循環生產關鍵技術研究
35. 農產品精深加工及關鍵裝備技術研究與應用
36. 生鮮農產品智能冷鏈物流安全環保節能裝臵研究
37. 畜禽重要流行疫病疫苗研發及防控技術研究
38. 智慧農業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
39. 基于區塊鏈的農業種質資源管理數據庫構建與應用
方向五:資源環境及社會服務
40. 無人機集群機組撲打森林火災技術研究與應用
41. 基于精細集合預報與相控陣雷達的致災天氣發生潛勢智能識別與預警技術研究
42. 殯葬行業火化設備主要污染物在線監測便攜裝臵研發與應用
43. 海洋良種培育和健康養殖的研究與應用
44. 供水管網漏損監測與控制技術研究
45. 食品安全智慧監管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
46. 廢木質資源化處理研究與示范
47. 固體廢棄物資源利用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
48. 廣州市水環境污染監測及綜合防治技術研究
49. 應對廣州大氣污染成因與防治策略研究與應用
50. 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系統的構建與應用研究
51. 污染監測監控新型移動式儀器研究與應用
52. 地震等自然災害背景下城市風險模型評估
方向六:校區合作(一區一校項目)
53. 消殺和凈化高密度養殖環境的天然動保產品研發與應用(番禺區)
54. 優勢經濟龜鱉類健康高效養殖產業關鍵技術研發及應用 (白云區)
55. 遲菜心新品種選育及配套綠色高效栽培技術研究(增城 區)
56. 天然植物安全食用香精香料研發與生產示范(黃埔區)
57. 香米全產鏈增香智能化生產技術集成示范與應用(從化 區)
58. 水產產業鏈關鍵技術研發集成與示范(花都區)
59. 草魚生長和品質提升關鍵技術研發(南沙區)
方向七:科技幫扶
60. 維護全生命周期健康影響因素和干預策略研究
61. 兒童近視防控與兒童眼健康網絡體系研究
62. 野生花卉資源馴化、評價與利用研究
63. 高品質模具鋼關鍵技術研發及應用研究
64. 科技合作創新服務平臺建設
65. 益生菌發酵飲品產業化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示范
66. 靈芝產品開發及示范生產線建立
67. 多民族人群脂肪性肝病發病機制和防治研究
68. 基于 5G 的遠程醫學診療平臺構建
二、申報條件
申報該類項目除應符合通知中的申報基本條件和其他相關 要求,此外還需符合以下條件:
(一)所有方向申報的項目涉及人體臨床實驗研究的項目需經倫理委員會審查通過。方向一要求申報項目已申請(或獲得) 與研發內容相關的發明專利或實用新型專利,并提供由項目申報 單位或合作單位作為專利權人的相關專利申請受理通知書或專利證書。方向二要求申報項目須由在穗醫療衛生機構牽頭申報。
(二)方向四項目需在廣州市從化、增城、白云、花都、黃 埔、番禺、南沙等 7 個涉農區實施,并明確將“獲得由涉農區單 位出具的項目技術或成果應用證明”作為績效考核目標之一。
(三)方向五項目的技術或產品需在廣州地區的單位或企業 應用,并明確將“獲得由在穗單位出具的項目技術或成果應用證 明”作為績效考核目標之一。
(四)方向六為一區一校(院)合作項目,各方向須由指定 區和院校合作申報,須有項目實施地所在區農業主管部門唯一推 薦函,多推薦的取消在該子方向的支持項目。
(五)方向七為科技幫扶合作項目,由廣州地區具有獨立法 人資格的單位牽頭申報,須與對口幫扶地區的單位合作申報,且 每個子方向的申報單位或合作單位須為對口幫扶地區的市(州、 縣)科技主管部門唯一推薦的單位,多推薦的取消在該子方向的 支持項目。該方向不受通知中“三、申報限制”中第(二)、(四)、 (五)款限制。
(六)申報單位為企業或合作單位中包含企業的申報項目, 需配套自籌經費(各級財政資助經費不列入自籌經費),自籌經 費額度不低于該項目中企業獲得的市財政資助經費額度。申報單 位和合作單位中都不包含企業的申報項目以及方向七科技幫扶項目,無自籌經費要求。
(七)項目負責人須熟悉本研究領域,具有副高級(或以上) 專業技術職稱,或具有博士學位(企業牽頭申報的項目負責人可 放寬至具有中級或以上專業技術職稱,或具有碩士學位)。
三、申報材料
通過陽光政務平臺提交《廣州市科技計劃項目申報書》及附 件材料,附件材料包括:
(一)申報單位法人資質證照、組織機構代碼證復印件。具 體要求按照本通知要求提供。
(二)項目組前三名成員身份證件復印件,項目負責人資質 材料(學歷學位、職稱材料)。
(三)相關單位合作共同申報項目的,需提供合作協議。
(四)申報單位或合作單位為企業的,需提供 2019 年度財 務審計報告(2020 年注冊成立的公司無需提供),卻因特殊原因 無法及時提供的需上傳相關情況說明。
(五)申報方向一的項目必須提供專利申請受理通知書或專 利證書復印件,如相關材料為外文的,需提供中文翻譯件。
(六)申報方向六的項目必須提供區農業主管部門的推薦 函。
(七)申報方向七的項目必須提供對口幫扶地區的市(州縣) 科技主管部門的推薦函,還須提供《科技幫扶項目合作協議書》 (模板詳見陽光政務平臺系統)。
四、支持方式及支持強度
按照事前資助方式,擬支持項目總數不超過 100 項,每項目- 30 – 支持經費 100 萬元,項目立項后一次性撥付。方向一、二、三、 四以各子方向申報項目評審結果分別排序,按比例立項;方向五、 六、七的每個子方向支持不超過 1 項。各子方向申報項目數不少 于 1 項,且有綜合評審結果不低于 60 分的項目,最終立項數不 少于 1 項。
五、項目實施期限
項目起始時間為 2021 年 4 月,實施期限為 2 年或 3 年,其 中方向一、方向二、方向三的項目實施期限為 3 年,方向四、方 向五、方向六、方向七的項目實施期限為 2 年。
六、主管處室及聯系方式
主管處室:農村和社會發展科技處。
聯系人:夏萬志、劉曉輝;聯系電話:83124147、83124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