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慶市實施2023年省科技創新戰略專項市縣科技創新支撐(大專項+任務清單)項目申報指南
根據《廣東省科學技術廳關于組織實施2023年省科技創新戰略專項市縣科技創新支撐(大專項+任務清單)項目的通知》(粵科函資字〔2022〕1628號)、《廣東省財政廳關于提前下達2023年省科技創新戰略專項資金(市縣科技創新支撐)的通知(粵財科教〔2022〕256號)》文件要求,我市2023年省科技創新戰略專項市縣科技創新支撐(大專項+任務清單)項目申報指南如下:
專題一:提升電子信息產業核心技術攻關能力(高新科牽頭,編號20230101)
支持方向:
聚焦我市電子信息產業在材料、工藝、設備、元器件等方面的關鍵核心技術需求,組織實施技術攻關重點項目,支持符合條件且有研發實力的企業聯合行業上下游、科研院校組建任務型的項目創新聯合體,強化協同創新形成突破;組織實施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發展項目,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新技術、新產品研究開發及中試、產業化,鼓勵小微企業通過技術創新形成企業發展優勢。單純的技術服務或者創新平臺建設項目,不予支持。
申報要求:
1.企業牽頭申報,其中:技術攻關重點項目,企業應符合以下其中一項條件:上一年度主營業務收入原則上達到2億元以上,或上一年度研發投入占主營業務收入6%以上的規模以上企業(企業應提供相應證明資料);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發展項目,企業成立時間不超過5年,上一年度銷售收入不超過5000萬元,且須在2023年6月7日前完成提交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入庫資料。
2.鼓勵企業與科研院校、新型研發機構、科技型企業等各類創新主體“強強聯合”開展技術攻關。
3.申報項目尚未形成有效產品銷售,仍處于研究開發階段;項目實施周期一般為2年,不超過3年,項目執行期從項目申報時為開始。
4.項目投入以企業投入為主,企業自有資金與申請財政資金的比例不小于3:1,立項金額與企業申請財政資金的差額部分由企業自有資金補足;項目開發的產品、工藝或技術能解決現實問題,并實現產業化。項目應明確成果形式以及技術、經濟指標,并作為結題驗收內容。
5.擬使用項目資金新購大型儀器設備的,申報單位應當充分論證購置的必要性與可行性,本單位或本市已有同類儀器設施且共享服務可以滿足實際需要的,原則上不得重復購置。
支持方式:事前資助,擇優支持,支持項目數量不超過10個。單個重點項目資助不超過50萬元,單個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發展項目資助不超過30萬元,共資助300萬元。
專題二:科普宣傳和營造創新創業氛圍
子專題一科普宣傳(專家科牽頭,編號20230601):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新時代進一步加強科學技術普及工作的意見》文件精神,強化全社會科普責任、加強科普能力建設,促進科普與科技創新協同發展,營造熱愛科學、崇尚創新的社會氛圍。本子專題分2個支持方向,支持方向一:支持開展群眾性科普活動,包括科技活動周系列活動、科普講解大賽、線上線下科普宣講等;支持方向二:支持我市市級科技場館建設1間示范性科普閱覽室或對現有的科普展品進行維護、更新和換代。
申報要求:
1.申報單位須是我市注冊成立的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企事業單位。
2.申報支持方向一的單位須具備組織大型群眾性活動經驗,承辦我市2023年科普講解大賽、科技活動周、科技活動月等大型科普宣傳活動。申報支持方向二的單位須為市級以上科技場館,免費向公眾開放,具有較好的科普宣傳基礎和影響力。
3.項目實施周期為1年。
支持方式:
1.支持方向一:采取組織申報、事后支持方式,支持項目數量為1個,共資助15萬元。
2.支持方向二:采取組織申報、事前支持方式,支持項目數量為1個,共資助45萬元。
子專題二開展創新創業活動(成果科牽頭,編號20230401):為營造我市良好的創新創業氛圍,聚集和整合各種創新創業資源,引導社會各界力量開展創新創業工作,搭建服務創新創業的平臺,弘揚創新創業的文化,激發全民創新創業的熱情,掀起創新創業的熱潮。
申報要求:
1.在肇慶市依法注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企事業單位,具有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能力。
2.具有良好的商業信譽和健全的財務會計制度。
3.具有組織開展創新創業調研、培訓、交流、比賽、論壇等相關活動的經驗。
支持方式:支持1個單位承辦活動,共資助40萬元。
專題三:提升高新區核心競爭力(成果科牽頭,編號20230402)
支持方向:貫徹落實《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促進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粵府〔2019〕28號)精神,圍繞高新區高質量發展,支持高新區國家火炬特色產業基地建設,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推動高新技術企業樹標提質,培育一批科技型中小型企業,引進和培養一批高層次人才,建設高水平科技孵化育成載體、新型研發機構等創新平臺,進一步完善高新區體制機制建設。
申報要求:
1.申報主體為我市國家和省級高新區管委會或所在地政府部門,協助國家級高新區爭先進位的其他縣市區科技管理部門可聯合參與申報。
2.項目承擔單位須建立項目資金專賬或輔助賬,專款專用,主要用于培育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引進和培養高層次人才、建設高水平科技創新平臺、企業研發費用后補助、打造科技孵化與技術轉移服務體系等科技創新領域。不得用于基礎設施修建、辦公廠房裝修等與科技創新無直接關聯的事項。
支持方式:項目經費是省科技廳對國家高新區爭先進位、集聚培育高新技術產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國家火炬肇慶高新區新能源汽車特色產業基地”建設等工作的獎勵資金。采取后補助的方式,支持項目3個,肇慶國家高新區423萬元,金利高新區200萬元,西江高新區100萬元,共723萬元。
專題四:科研助理崗位補助(成果科牽頭,編號20230403)
支持方向:落實《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高等學校進一步做好開發科研助理崗位吸納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通知》(教科技廳函〔2020〕23號)和《關于印發<2022年廣東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十大行動方案>的通知》(粵就發〔2022〕1號)等文件精神,在我市國家級高新區內的高校科研院所、高新技術企業、龍頭骨干企業,落實做好開發科研助理崗位,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
申報要求:
1.申報主體為我市國家高新區科技管理部門,參與科研助理崗位工作的其他縣市區科技管理部門可聯合申報。
2.項目資金用于對完成科技部下達的2022年科研助理崗位開發任務指標的獎勵和對2022年已吸收科研助理崗位的優秀單位進行補助。
支持方式:采取后補助的方式,支持項目1個,資助150萬元。
專題五:科技支撐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
子專題一農業科技園區創新能力建設(社農科牽頭,編號20230201)
支持方向:根據廣東省科學技術廳《關于組織實施2023年省科技創新戰略專項(“大專項+任務清單”)項目》的通知(粵科函資字〔2022〕483號)要求,支持我市獲批建設的省級農業科技園區內企業開展技術研發、科技成果轉化推廣應用、創新平臺建設、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等。
申報要求:
1.申報主體為我市省級農業科技園區內入園企業,具備良好的示范推廣應用能力和基礎條件;鼓勵產學研合作,聯合高校、科研院所申報。
2.項目實施期內項目承擔單位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或新建市級以上創新平臺不少于1個,開展技術合同登記不少于2項,開展農業科技培訓或創新創業指導不少于10次,新增營業收入不少于300萬元(項目驗收時須提供相關佐證材料)。
3.項目必須有自籌經費投入,項目新增自籌資金與申請財政扶持資金比例不低于1:1,立項金額與申請財政資金的差額部分由申報單位自有資金補足。
4.每個省級農業科技園區可申報項目數不超過2個。
5.項目實施周期為2年。
支持方式:采取事前支持的方式,支持項目6個,單個支持額度30萬元,共資助180萬元。
子專題二現代種業與農產品深加工技術集成示范(社農科牽頭,編號20230202)
支持方向:支持我市農村科技特派員帶項目、帶技術、科技成果轉化到我市農業龍頭企業、農業合作社,以科技為支撐,發展優勢農業產業為重點,圍繞種業、種養、農產品深加工等開展農業科技創新創業活動,培育農村科技致富帶頭人,帶動當地優勢農業發展,促進農民增收致富。
申報要求:
申報對象為與肇慶市農村科技特派員簽訂了合作協議的農業龍頭企業、農業合作社。
2.農業技術推廣種業和種養規模面積達500畝以上或產值300萬元以上,帶動農戶50戶,農村科技特派員擔任項目技術負責人(特派員與申報單位需提供合作協議),申報主體占立項資金不低于70%。
3.項目必須有自籌經費投入,項目新增自籌資金與申請財政扶持資金比例不低于1:1,立項金額與申請財政資金的差額部分由申報單位自有資金補足。
4.項目實施周期為2年。
支持方式:采取事前支持方式,支持項目11個,單個項目支持資金20萬元,共資助220萬元。
子專題三支持縣域企業加大研發投入(高新科牽頭,編號20230102)
支持方向:落實《肇慶市企業研發財政補助資金管理辦法》,對四會、廣寧、德慶、封開、懷集等地科技企業研發投入給予補助,鼓勵企業加大研發力度。
申報要求:詳見市科技局關于研發費財政補助工作通知。
支持方式:采取后補助方式,共資助100萬元。
專題六:提升地市科技服務能力建設(成果科牽頭,專題編號:20230404)
支持方向:圍繞我市科技能力體系建設,推動科技服務機構能力提升,做好科技統計、科技政策法規宣傳培訓、高企引育及申報、科技成果轉化、創新平臺建設、科研誠信、科技檔案、科技調研等科技服務工作,推動市級生產力促進中心不斷提升服務能力和水平。
申報要求:
1.申報對象為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市級生產力促進中心。
2.申報單位須具備科技服務的經驗和能力,擁有一定數量的服務人才隊伍。
3.項目實施周期不超過2年。
支持方式:采取組織申報、事前支持方式,支持項目數量為1個,共資助180萬元。